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测量、传感器系统及应用大会(MeSSAC)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22 发布者: 浏览次数:

8月17日至20日,2025年Measurement, Senso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MeSSAC)测量、传感器系统及应用大会在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伦敦城市大学Kenneth Grattan教授,国际测量联合会(IMEKO)主席、Measurement期刊总主编、意大利佩鲁贾大学Paolo Carbone教授,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闫勇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与Elsevier出版社共同牵头组织。大会特邀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肯特大学应用光学研究所所长Adrian Podoleanu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徐立军教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副院长Gilberto Brambilla教授等著名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投稿230余篇,200多位专家学者注册参会,充分展现了国际测量领域的蓬勃活力和前沿进展。

首日活动聚焦女性科学家论坛与Measurement领域学术出版研讨会。8月17日下午,由Elsevier和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CWAST)联合举办的女性科学家论坛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波教授作为杰出女性科学家代表,分享了其丰富的职业成长经历,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随后,嘉宾们围绕女性科技工作者面临的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展开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对话,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

随后进行的Measurement系列期刊“主编面对面”论坛将首日议程推向高潮。Measurement主编Paolo Carbone教授系统介绍了该系列期刊的发展历程、投稿流程,并与Measurement: Sensors主编Kenneth Grattan院士、Measurement: Energy主编闫勇院士一道,就学者普遍关注的编委会申请、审稿人资格、期刊偏好、评审流程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整日活动内容充实,为女性科学家和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学术合作与论文成果发表提供了有力支持。

8月18日上午,MeSSAC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徐立军教授主持,Kenneth Grattan院士、Paolo Carbone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董卓宁教授、闫勇院士以及Elsevier代表林韬先生分别致辞,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表达了对大会成果的殷切期望。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引发出阵阵掌声。英国肯特大学Adrian Podoleanu院士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spired sensing”为题,分享了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理论基础与创新应用。徐立军教授作了题为“Tomographic imaging of combustion temperature and gas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and applications”的大会报告,全面地呈现了其团队在燃烧监测成像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南安普顿大学Gilberto Brambilla教授则围绕“Pushing the limits of 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展开论述,系统地介绍了声学传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期间,多个平行分会场共进行了84场高水平口头报告,并展示50多份前沿海报,覆盖测量科学与技术的多个热点方向,包括电池与储能装置的传感与测量、生物医学与医疗保健中的测量系统与监测仪器等。与会学者就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交流,现场研讨气氛热烈。经评奖委员会严格评审,会议分会场报告及海报展示环节中表现优异的青年学者予以表彰,颁发“最佳口头报告奖”与“最佳海报奖”。

8月20日中午,大会举行闭幕式。Kenneth Grattan院士、Paolo Carbone教授、闫勇院士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教授致辞总结。各位主席高度评价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和学术成果,并对测量学科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赵巍胜副校长向参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介绍了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的建设进展与人才培育计划,期待未来开展更多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至此,2025年MeSSAC大会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为全球传感器与测量领域学者构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国际学术合作与知识共享,必将对推动全球测量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版权所有©杭州市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碳中和国际研究中心